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学习滕启刚 永葆利民心
  发布时间:2022-09-02 16:57:07 打印 字号: | |

习滕启刚 永葆利民心


最近,最高人民法院印发通知,号召全国法院系统学习滕启刚同志先进事迹,指出学习滕启刚同志坚持人民至上、真心服务群众的公仆情怀,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和根本宗旨,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意愿、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人民法院工作全过程。人社部和最高人民法院在追授滕启刚同志“全国模范法官”称号的决定中,称赞他是新时代人民法官中忠诚敬业、倾心为民的杰出代表。学习滕启刚同志先进事迹,重在学习他永葆一颗“如我在诉”的利民心。

笔者认为,滕启刚法官最核心的品质,是对老百姓的那份真挚情怀,案件里遇到的弱小,他必尽己所能出手相助:被性侵又无法得到妥善照顾的小女孩,他给安置到自己亲戚家,几乎天天去看望陪伴,女孩最终走出阴影,临走哭着喊他“滕爸爸”;被丈夫抛弃又罹患癌症的村姑,在他和爱人的帮助照顾下重拾了对生活的信心,听闻滕启刚法官去世的噩耗,喊着要代他“走”,留着他在这世上多做些事;他还认邻村的精神病老人做大哥,帮他锄地种菜,年年除夕端上第一碗饺子……犹如滕启刚法官那样,答好新时代“人民至上”的答卷,永葆一颗“如我在诉”的利民心,才能真正把“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落到实处。

法官要始终牢记自己是谁,知道自己要成为谁。人民法院之所以冠以“人民”二字,是由我国政法机关性质决定的,“人民性”是法院的天然基因和根本属性,法官手中的审判权源自人民、属于人民,必须服务于人民、受人民监督,应深刻认识到法院既是人民性极强的业务机关、也是业务性极强的政治机关,深刻领悟“人民法官”这一称呼的万千期盼与千钧重担。从而找准法官从事审判工作的定位和职守,像滕启刚法官一样,始终把群众当亲人,紧贴群众所想,扎扎实实为群众解难事、办好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错案的负面影响足以摧毁九十九个公正裁判积累起来的良好形象”。老百姓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打官司的,当事人在此过程中形成的对法官和法院的印象将长期影响其对人民法院的评价。我们要设身处地为人民群众着想,深挖每一处细节,求证每一个真相,确保每一起案件经得起历史、法律和人民的检验。同时,法官应态度和蔼、为人谦逊、言语贴心,以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感知、尊崇和自觉遵守的规则去解释相对专业的法律问题,力所能及帮助有困难的涉诉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像滕启刚法官一样,始终奋斗在执法办案、服务群众最前沿,以恒心践初心、以生命担使命。

法官要在平凡的坚守中增强民本情怀,时时以同理心对待每一名当事人。滕启刚法官扎根基层法院30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他在几十年如一日的审判历程中,坚持把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当作自己的事。学习滕启刚同志先进事迹,我们要更好地站稳人民立场、厚植为民情怀,在工作中学会换位思考,强化“案件无大小、事事连民心”意识,保持一颗同理心,秉持“利他犹亲”的仁心对待每一位当事人,因为正如一名资深法官所说,“作为法官,当我们在审判时,我们也在接受审判”。



 
来源:人民法院报
责任编辑:汕头市潮南区人民法院
联系我们